--- 王娅婷·沈阳市清乐围棋学校
聆听金老师“新课标下中学英语愉快课堂”的讲座,宛如在教学探索的漫漫长路上挖到了宝藏,满是惊喜与收获。从事英语教学近十年,我多次陷入“为赶进度无奈压缩互动时间”、“怎样平衡知识传授效率与学生学习兴趣”的困境。在我一筹莫展之时,金小玲老师的讲座如同破晓之光,驱散了我对“愉快教学”与“核心素养培养”融合认知上的迷雾,而她结合大量实际案例的分享,更让我看到了一条清晰又鲜活的教学之路。
一、初体验:愉快课堂的非凡魅力
金老师的讲座伊始,没有堆砌晦涩的理论,而是凭借丰富且有感染力的手势,搭配“You are good. You are fast. You are super and super!”这些话语,瞬间让我沉浸式体验到了“愉快课堂”的魅力。那一刻我意识到,若自己的课堂也能以一首欢快的英文歌、一段趣味chant热身,或师生互动开场,学生的注意力肯定能被牢牢抓住,课堂氛围也会即刻被点燃。
金老师“千方百计让孩子们在英语课堂上Happily, Crazily and Successfully学习英语”的主张,更让我笃定:英语教学不该是板起脸来的知识灌输,而是要搭建让学生“敢说、敢演、敢创造”的舞台,让课堂成为满是欢声笑语的语言探索之旅。
二、真内核:核心素养的培育之道
以小学英语愉快教学理念为指引,重塑核心素养培养教学思路,这是金老师分享的关键部分,于一线英语教师而言极具启发。所引用的富兰克林“Tell me I forget, Teach me I remember, Involve me I learn”名言,凸显参与式学习的关键,更清晰阐释“愉快课堂”并非只图热闹,而是要在快乐中推动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的融合提升。以“中西节日对比”为例,学生分组收集习俗资料、辩论传统节日是否融入西方元素等活动,全方位锻炼能力。这让我不禁反思以往的教学是否忽略了文化浸润与思维引导?是否局限学生语言能力于简单记忆,缺灵活运用?又是否给予学生足够自主空间,培养其英语探索与创新?往后我定会让学生从“被动记”转向“主动探”,在交流思考中真正领会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
其次,金老师介绍的“分层任务型教学”对我的启发最大。她根据学生的基础差异设计“基础、提升、挑战”三个层次的活动,并将学生生动分为红旗队、苹果队、桔子队和潜力队,形象的分组既契合愉快教学理念,又巧妙保护了学生自尊心。例如在“School Life”主题教学中,不同组别的学生承担不同难度的任务,各有所获。过去我虽有兼顾不同学生的意识,却总担心分层教学会增加课堂实施难度不好调控,但听完金老师分享的“任务模板”和“评价标准”,才发现只要提前做好规划,就能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节奏中收获成就感。
金老师还分享了愉快英语听说课型教学模式(SECTIONA)与课堂调控评价方法,同样很有借鉴意义。在教学模式上,从头脑风暴导入,到取、读、解、背、造的新知呈现,再到听力比赛、ROLE - PLAY等形式多样的互动与巩固,环环相扣又富有趣味性;在课堂调控评价时,“Wonderful”“come on”“黄金搭档”“黑金搭档”这类特色的评价语,让课堂更有序、更有活力,也为我优化课堂调控提供了新思路。
三、新征程:教学实践的换新计划
信息化与英语学科的融合案例,为我打开了课堂创新的新视野。金老师分享了多种AI工具应用,如能生成图片的即梦、提供思想支撑的豆包、助力PPT制作的Kimi,还有DeepSeek、小乐秒阅等。这让我意识到,自己课堂虽用了多媒体,却只是停留在播放PPT的浅层次,未能挖掘科技的“趣味性”与“实效性”。借助AI赋能备课,让教学环节更灵动;生成的鲜活素材,使学习既有趣又有效;助力课后反思,精准捕捉学情,为后续教学调整提供依据——这才是科技与教学融合的真内核。未来我打算从尝试简单的AI应用开始,逐步让科技真正为愉快课堂“提质增效”。
最后,金老师的话“愉快课堂的核心是让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一直萦绕在我脑海里。回想过去的教学,有时执着于“教完知识点”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习体验,如今有了愉快课堂的理念和方法,我迫不及待想应用到课堂实践中。下周9A Unit 4“Problems and advice”(沪教版)的教学,我计划让学生分组模拟“知心好友”,用英语为课文Anna, Peter等有困惑的青少年出谋划策,并联系生活分享小烦恼、寻求伙伴建议;后续还将创编短剧,让学生沉浸式体验语言运用。
我相信,只要带着“让课堂变快乐”的初心,就一定能收获“让学生爱学习”的真心,最终打造出真正符合新课标要求、深受学生喜欢的英语课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