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蔓发,春山可望。为进一步加强区际间的交流合作,促进教育理念的碰撞、提升与融合,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和教师的共同成长,沈阳市王珏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王珏老师、沈阳市第127 中学关波老师,沈阳市高明实验学校李兰娇老师以及铁西区农村种子教师赴辽中区第一初级中学,开展送教活动。辽中区英语教研员张淑丽老师,辽中一中黄松涛校长,崔艳玲副校长,马洪大主任以及辽中众多英语教师全程参与此次会议,大家齐聚一堂,共同探索英语教学的新路径,现场氛围热烈,每个人都收获满满。

会上,王珏老师针对九年级复习备考这一关键阶段,给出了高屋建瓴且极具实用性的指导,为即将迎接考试的师生们指明了方向。关波老师和李兰娇老师也毫不吝啬地分享了自己在英语教学中的独到经验和创新做法,为参会教师提供了宝贵的借鉴范例。

聚焦 S-L-P,提升素养

127 中学的关波老师带来了 “基于语篇深入研读的 S-L-P 素养导向复习法”。2022 版《英语课程标准》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出了明确要求,同时着重强调了深入研读语篇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在距离 2025 年中考越来越近的关键时期,如何借助深入研读语篇提升复习备考效率,成为了每一位英语教师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关波老师的分享,无疑为大家打开了一扇新思路的大门。

“S” 即 Structure(结构),关波老师以省一模卷和市一模卷真题为切入点,详细讲解了帮助学生识别文本体裁的方法,以及针对不同体裁的研读策略。他巧妙运用五幕拆解法、人物情感线及故事时间线等方式,引导学生轻松破解文章结构、主旨、排序及作者写作意图等常见题型。“L” 代表 Logic(逻辑),关老师指出,完形试题和五选四题型重点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追踪文本逻辑,逐个突破这些难题。“P” 是 predict(预测),关老师鼓励学生转换思维,站在试题命制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提前预判考点,提升答题的准确性和效率。此外,关波老师还无私地分享了自己在词汇教学方面的内容,用生动的实例为参会老师呈现了一场精彩的教学示范。

词汇奠基,文化铸魂

高明实验学校的英语教师李兰娇则围绕英语教学中的词汇教学和文化教学展开了分享。

在词汇教学上,李兰娇老师从七年级就开始实施 “词句段积累与输出训练” 方案。首先,通过词汇听写、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全面了解学生学情,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学习目标;其次,开展形式多样的词汇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再者,定期进行阶段性反馈,根据不同层级学生的目标完成情况给予客观评价;最后,注重引导学生积累词汇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到了八年级,教学重点拓展到组词成句、连句成段训练,通过话题书写、编故事等活动,全方位提升学生的词汇运用和表达能力。

在文化教学方面,针对当前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课标的明确要求,李兰娇老师提出将文化教学与词句段学习有机融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教材语篇,不仅深度学习中国文化相关内容,还开展文化对比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认同民族文化。同时,借助多样化的英语活动,如英语小故事比赛、演讲比赛等,让学生在提升语言能力的同时,深入了解和弘扬中国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新课标下,听说致胜

基于新旧课标在听说能力要求方面的调整,王珏老师系统阐述了日常教学中听说教学的具体实施标准与方法策略。她特别强调,随着学习阶段的推进,听说考试的考查难度也呈现出渐进式的提升趋势。在分析环节,王老师对今年度刚结束的听说考试进行了多维度的总结:既从宏观层面剖析了考试时间安排、内容范围设置及评分标准体系等关键要素,又聚焦微观细节,包括听力界面题目呈现方式、学生口语应答中的典型失误等具体问题。

基于详实的数据分析,王老师提出了具有实操性的教学建议:听力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信息抓取能力,口语测评需重点关注语言准确性、表达流畅度和内容完整性;同时要加强情景问答训练,帮助学生掌握特殊疑问词及句型运用,并重视应考技巧指导和心理状态调适。这些深入专业的分享为与会教师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教学指导。

辽中教研员张老师对本次会议上的分享内容给予充分的肯定,并对老师们的送教辽中表示衷心的感谢。

此次送教活动,是知识的传递,是思想的碰撞,更是教育情怀的交融。王珏老师、关波老师和李兰娇老师的交流与分享,为辽中一中的英语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每一种教学方法、每一个教学理念,都如同点点星光,照亮了英语教学前行的道路。希望通过这次交流,老师们能够将所学所悟运用到实际教学中,不断探索创新,提升教学质量。未来,愿区际间的交流更加频繁,共同推动英语教育事业蓬勃发展,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在文化的滋养下茁壮成长,书写属于他们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