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林·铁西区教师进修学校
有幸通过本次师训讲座深入学习了金小玲老师关于“新课标、新教材、新理念下的中学英语愉快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我深受触动,久久回味。金老师不仅以深厚的教育情怀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更以生动的课堂实例和创新的教学策略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英语教学实践。作为英语教研员,我深感肩上责任重大,同时也对“快乐英语教学”理念有了更深的认同与思考。
回顾我过去的教学,虽然也注重课堂互动和学生参与,但更多时候仍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语法和词汇机械训练多,真实语境运用少;评价方式单一,缺乏多元激励。尤其是在面对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课堂气氛沉闷时,我常常感到无力与困惑。金老师提出的“Happily, Crazily, Successfully”三个维度的教学理念,像一束光照亮了我前行的路。她强调的不仅是“教”的艺术,更是“学”的快乐,是让学生在歌声、笑声、掌声中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涵养品格。
我尤其被金老师运用AI技术赋能语法教学的案例所震撼。她通过即梦和豆包AI生成视频和图片,创设真实语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知一般现在时态的用法。这让我意识到,技术不是冰冷的工具,而是连接学生与知识的桥梁。在我的课堂上,我也曾尝试使用多媒体,但多停留在PPT展示和音频播放层面,未能真正实现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今后,我计划引入类似的AI生成工具,比如在教授“日常生活”话题时,让学生用自己的照片和语言生成短视频,用英语描述自己的一天。这样不仅增强了语言的真实性和趣味性,也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欲。
金老师所倡导的“任务型教学”“分层教学”“游戏教学”等方法也给了我很大启发。我曾担心课堂“放得开却收不拢”,但金老师通过手势体态语、激励性语言、小组量化评价等方式实现了有效调控。我打算在我的班级中也试行“分层小队”机制,将学生分为红旗队、苹果队、桔子队等,通过每日课堂表现、任务完成度、创意展示等维度进行积分评比,并在黑板一角设立“英语之星”评价栏。同时,我会更多运用英语歌曲、角色扮演、单词接龙、猜词游戏等方式,让课堂“活”起来。例如,在词汇教学中,我不再让学生机械抄写,而是通过“动作秀”“画图学单词”“编儿歌”等方式,让记忆变得有趣而深刻。
更重要的是,金老师让我重新理解了“核心素养”在英语教学中的落地途径。英语不仅是语言工具,更是育人的载体。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注重在语言学习中渗透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价值引领。比如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比较中外文化异同,探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写作教学中,鼓励学生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增强文化自信。我也会更关注学生的学习策略培养,通过思维导图、自主学习任务单、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
此外,金老师提到的“教学调控艺术”也让我反思自己的课堂管理方式。我将尝试运用“布白艺术”——在黑板一侧书写每周英语格言,如“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潜移默化地进行正能量教育;也会通过肢体语言、即时评价、实物奖励等方式,增强课堂的互动性和激励性。我还会在每节课的结尾与学生互致“老师辛苦了”“同学们辛苦了”,让课堂在温馨的氛围中结束,增强师生情感联结。
聆听金老师的讲座,不仅是一次专业提升,更是一次教育心灵的洗礼。她所说的“教育是慈善事业,教人求真、求善、求美”深深烙印在我心中。我愿以金老师为榜样,不断学习、不断实践,努力打造一个充满歌声、笑声和掌声的英语课堂,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未来,我将在我的课堂中真正践行“快乐英语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以兴趣为导向,以素养为目标,让英语课不再是负担,而是学生期待的一场场语言与文化之旅。我相信,只要心怀热爱,勇于创新,每一位教师都能成为点亮学生未来的那盏灯。
“Tell me I forget, teach me I remember, involve me I learn.” 我将牢记这句话,在今后的教学中,少一些灌输,多一些引导;少一些批评,多一些鼓励;少一些单一,多一些多元。让我和我的学生们一起,在英语的乐园中快乐探索,共同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