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总目标:调动多种感官,观察和体验秋季自然环境的变化,收集秋天的馈赠,感受自然之美。

活动要点:观察与收集

活动时间:4周     课堂活动:4课时

第一课时:《秋风吹呀吹》——感官体验

活动目标: 用眼睛看、耳朵听、皮肤感觉,描述秋天的风和天气特点。

活动准备: 安全场地(操场)、记录表。

活动过程:

户外体验: 带领学生到操场,闭上眼睛感受风吹在脸上的感觉(凉凉的),听风吹树叶的声音(沙沙响),看树叶飘落的样子(像蝴蝶)。

词汇银行: 引导学生说出“凉爽、金色、飘落、沙沙”等词语。

简单记录: 回到教室,画一画“我感受到的秋天”(如:画一棵掉叶子的树,画一个穿着外套的自己)。

第二课时:《秋天的宝藏》——树叶收集与分类

活动目标: 收集不同形状、颜色的落叶,学习按一种特征(如颜色或形状)进行分类。

活动准备: 小篮子或纸袋、大白纸、胶水。

活动过程:

收集任务: 在校园内安全区域收集5-10片自己喜欢的落叶。

观察分享: 说说“我的叶子是什么颜色?像什么形状?(手掌、扇子)”。

分类游戏: 将全班收集的叶子放在一起,尝试按颜色分组(黄色一堆、红色一堆),或按形状分组。

集体创作: 将叶子贴在大白纸上,拼成一棵大大的“班级树”。

第三课时:《秋天的果实》——认识农作物

活动目标: 认识常见的秋季果实(如玉米、红薯、石榴、柿子等),知道它们是农民伯伯辛苦种出来的,要爱惜粮食。

活动准备: 实物或图片、绘本《丰收的秋天》。

活动过程:

猜一猜: 老师出示实物或局部图片,让学生猜是什么果实。

摸一摸,闻一闻: 传递观察,用感官体验。

讲故事: 通过绘本讲述粮食的来之不易。

延伸: 学习古诗《悯农》,加深理解。

第四课时:《小树叶大变身》——树叶贴画

活动目标: 利用收集的树叶进行艺术创作,发挥想象力。

活动准备: 收集的树叶、卡纸、胶水、彩笔。

活动过程:

灵感启发: 展示几幅树叶贴画范例(小金鱼、小孔雀、大树等)。

创意制作: 学生自由创作,将树叶剪一剪、拼一拼、贴一贴,做成有趣的画。

作品展示会: 每个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我做的是……”,并贴在教室展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