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确保中小学教师合理负担是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的重要前提之一。[1]《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在“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筑牢教育强国根基”部分强调“维护教师职业尊严和合法权益,减轻教师非教育教学任务负担”。早在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强调必须牢固树立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的理念,切实减少对中小学校和教师不必要的干扰。《意见》印发后,全国各省份相继出台“中小学教师减负清单”,力求规范和清除各类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工作,把宁静还给学校,把时间还给教师。

中小学教师的非教育教学负担,其生成机制如何?其治理面临着怎样的现实困境?本研究在厘清上述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在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政策导向下,如何切实减轻中小学教师非教育教学负担,助力其回归教书育人的本职角色与专业自主地位的治理路向。